| 语文
首页 > > 语文 > 语文教学案例 > 让学生资源真正成为课堂的“活资源”

让学生资源真正成为课堂的“活资源”

发布时间:2014-01-26 08:08:05 本文已读 0

【6ryed.com - 语文教学案例】

 基本理念: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一方面,可以超越狭隘的教育内容,让师生的生活和经验进入教学过程,让教学“活”起来;另一方面,可以改变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成为知识的共同建构者,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应有意识地挖掘和利用好学生资源;应尽量发掘和利用贴近学生实际的生活素材,使材料回归生活,实现教材的生活化,注重学生的感受和体验。从而使语文课课堂变得生机勃勃、异彩纷呈。请看下面几个片段:
片段一:课前谈话
师:同学们,鲜花总能带给人们幸福和喜悦,你们什么时候送过花给谁?
生:我在母亲节送花给妈妈。
生:我在表姐生日时送过花。
生:我在百年校庆时,给领导嘉宾献过花。
……
师:是啊,美丽芬芳的鲜花总是饱含了你对接受者的一份情感。那么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中献花献给的是谁?
生:失败的运动员。
师:你用词多准确啊,加上了“失败”这个词语。那么你们历经过失败吗?在哪些方面?当时有怎样的感受呢?请小组内相互交流。
评析:高年级阅读教学的过程是“语言和情感的熏陶和感染”的过程,教师和学生的和谐关系为开展对话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自由谈论送花的生活体验,利于学生对文本中“服务员在什么情况下送花?为什么?”这些问题的理解。
失败的情形学生大多有过,为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教师采用了小组内相互说的方式,能更好地让学生敢于倾吐自己的内心感受。为对本文中运动员失败后的情感理解打下良好的铺垫。
片段二:初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师: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时间5分钟。要求:读通课文,读懂课文大意,尝试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生自由读,并做标注。师巡查,表扬适时做标注的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评析:因为在五年级前已经对学生进行了相关的阅读习惯训练:自读时善于提问题、学做批注,阅读时翻查工具书等。但良好的阅读习惯还需要在今后的阅读过程中不断强化才能形成。在学生自由阅读时老师全面观察,并以表扬的方式让学生明确阅读的良好习是怎样的,这样才利于阅读习惯的养成。
师:谁来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生:课文主要写了一个服务员给一个失败的运动员献花的事情。
师:谁来评价一下?
生;我觉得他说得很准确。
师:还有别的发现吗?
生:我觉得他概括得很简炼。
师:这是你的看法与评价,比如方法上?谁发现了?
生;我觉得他是抓住主要人物来概括的。
生:我不同意,我觉得他是根据课文题目来概括的。
师:我们先来听听你们的理由。
生:他抓住了文中的两个人物服务员和运动员,她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
师:棒极了。看来这种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你已经掌握了。
生:我觉得他是根据课文题目,谁给谁献花?为什么献花?来概括的。
生;我觉得两种方法都差不多。都是对的。
师:你还用了别的方法吗?
生:我用了四要素方法概括:一个运动员在比赛中失败了,回到了机场,大家都不理会她,只有一个机场服务员给她献花,让她热泪满面。
……
评析:从以上几个学生的发言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师注重引导,不是急于用自己的理解代替学生,而是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相互评价辩论的积极性,在评价过程中展现学生的独特感悟,在交流与评价中学生不断提高了认识水平,有效地促进了其阅读能力的发展,提高了整体把握文章的能力。
环节三:自我阅读评价反馈:
师:我们在第一单元中学习了自己出题检测阅读效果的方法,在课前同学们自己出了哪些题目检测自己的阅读效果呢?先在小组内交流,并进行自我评价,小组内互相出题测测。时间5分钟。
1.学生通过小组交流自读课文后,读懂了哪些内容?在小组内自我提问自我回答。师巡查各个小组交流情况,适时表扬个别学生。
2.然后推荐本组学生参与全班的自测反馈。
评析:这两个步骤既让学生有了自读后的交流舞台,也让学生在自读中的许多疑点在听取同学的汇报中得以解决,大大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师:谁愿意评价一下自己的自读效果。
生:我出了三个题目,读懂了这些内容:运动员为什么要垂着头?答;因为她在比赛中失败了。人们为什么不理会运动员?答:因为大家都关注成功的人,她失败了,所以没有注意她。机场服务员为什么要给运动员献花?答:因为机场服务员是她的崇拜者。
师:非常不错,看来你读懂了运动员垂头丧气的原因了。你提出的第三个问题,我想经过待会的阅读,相信你会有新的答案的,老师拭目以待。
……(同学纷纷自我评价)
师:同学们课前预习得很充分,提出的问题能针对课文重点,很有价值。并能用所学的阅读方法进行自我检测阅读效果,尽管有的问题和答案还有待探讨,但是,你们这么认真,老师真的很高兴。
评析:教师结束后根据观察,表扬交流热烈的小组采用形成性评价时,既关注个别,更顾及全体,这样较好地激励学生的阅读参与积极性。当发现学生自我检测中有些问题的答案并不是很完美时,倘若过早地对一个学生的表现或一个可能有着多种答案问题的回答给予终结性的评价,势必扼杀了这个学生或其他学生创新与发散思维的火花。上述案例中,教师采用延迟评价,给了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去阅读,去思考,去讨论,去体验和感悟,在开放的阅读时空中获得灵感,加深对问题的认识。这有很好的导向和激励作用。
总评:本案例中,教师能深入解读文本,把握教材。在课堂上,教师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增强教学的预见性,有针对性地安排教学内容。首先,引导学生说自己平时献花的体验;说自己平时失败的心情。用最接近学生生活的事例去感染他们,从而激发他们丰富的情感。又能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组织学生相互评价,让学生在评价中展示自己的情感。还引导学生用置换文中人物的方法进行感情朗读,从而缩小学生与事中人物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在“真实”的境界里,与文中人物进行心灵乃至情感的沟通,以达到真正感悟、内化语言文字的目的。
教师正是活用了教材中生活化的空间和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的空间相契合,构成了学生自有联系生活,表达生活中所感、所做、所想的学习情境。学生在生活化的空间里把自己的生活经验带到语文学习中去,他们就会喜欢学语文。看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是一笔丰富的资源,有效地利用好学生资源,把教材中一些和生活结合紧密的内容挑出来,用“活”的生活去丰富“死”的教材,让学生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拓展、重构,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下页更精彩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