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中学生学习方法 > 2014年山西中考语文试题分析及2015年复习策略

2014年山西中考语文试题分析及2015年复习策略

发布时间:2015-01-26 11:54:16 本文已读 0

【6ryed.com - 中学生学习方法】

一.整体评价:

山西省2014年中考语文试题,严格依据《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山西省中考科目说明》命题,体现语文课程性质。统观整套语文试卷,题量适中,难度适宜,考查的内容基本覆盖了中学教科书所涉及的语文知识和对基本能力的要求,便于引导和促进语文教学全面落实《语文课程标准》所设立的课程目标与内容。关注学生语文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促进教师教学。对于初中语文教学和高中教学的衔接起到了稳定和积极的促进作用。起到了很好的教学导向作用。

2014年山西中考语文试题的整体结构以稳定为主,稍有变化。全卷分为三个部分

-----基础(25分)、阅读(45分)及写作(小10分,大40分);总分120分,150分钟完成;共24小题。

2014年山西中考语文试题考查的内容也是以稳定为主,重点考查语文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础能力,以考查基本能力为主。

第一部分 基础

这一部分共25分,约占全卷分值的20%。

其中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语音、错别字、词语运用、语法、语言表达和综合探究)10分,占全卷分值的8%,考查意图主要为检查学生的基础知识的积累和运用情况。而古诗文默写15分,占全卷分值的12%,主要考查学生对于古诗文经典名篇名句“会背”、“会写”、“会用”的能力。

整体来看,这部分的透露出来的考查特点主要有:一、首先强调积累运用。如对语音、字形、古诗词记诵等的考查,内容全部属于课内,体现“学考统一”的思想,进一步加强学生重视课本、重视基础的思想。二、注重语文的生活性、实践性和应用性。从错别字、词语运用的选材、语法辨析、准确表达、综合探究等题目看到,考卷要求学生在基础知识充分积累的基础上能灵活有效地表达和运用。

第二部分 阅读

这一部分分为两大块,古诗文阅读以及现代文阅读。

其中古诗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和古诗词鉴赏)共8题,16分。首先,古诗词鉴赏部分考查了学生对诗歌中关键词语与思想内容的理解。从认知层面来说,既考查了学生读解诗歌的基本能力又考查了学生对内容要点的理解分析能力,还考查了学生对作者情感态度的理解能力。其次,文言文阅读部分分别考查了学生在文言文词语辨析、文学常识、古今异义、文言断句、文言翻译、文意理解等方面的水平和能力,从认知层面来说,既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又考查了学生对内容要点的分析把握能力,考查内容比较全面。 

现代文阅读这一块又主要分为文学类文本(叙事散文)与议论文哲理散文)两部分,共9题,29分。

阅读重点考查了“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阅读16题,阅读19题)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阅读14题、17题)”“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阅读18题,阅读22题)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阅读15题,)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尤其是有淡化对议论文的文体知识及常规题型机械地考查,更注重学生对语言表达的理解与欣赏。

总的来说,现代文阅读这一块部分题有一定难度,这增加了全卷的区分度。同时在能力方面强调理解与推断能力,这符合初中学生的心智发展水平。

第三部分:写作:

写作部分完全符合课标中“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的要求。

小(10分)

从题目要求上来看,“视觉角度”要写出看到大自然中的美丽景色。“听觉角度”则是要写出所听到的大自然的声音。这样分析来看,可以写一处美丽的自然景色,也可以写大自然的某一个季节等等。体现了“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的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表达力求有创意。”要求。

大(40分):

命题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为主导思想,兼顾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生活积累,对学生平时语文学习情况进行了考查,一方面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另一方面引导广大一线教师,本着课内得法,课外得益的原则,沟通课堂内外,增加学生语文实践活动的机会,充分利用丰富的教育资源,开展各种语文活动,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综合性学习中“自主组织文学活动,在办刊、演出、讨论等活动过程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很好的体现了新课标精神,深入落实了新课标的要求,全面、深入、精细地考察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具体分析:

2014年的语文题,与前几年的题相比较。首先是覆盖面大,从语音(生字、同音字、多音字、形似字)、字形、词汇、句子、到修辞、语法、表达方式都考了,只是没有考标点、病句修改等,这也正常,一份考题不可能涵盖所有考点。其次是古诗文积累的考查方式呈现出多样性,有机械填空,理解性默写、归类性默写、整段文言文的默写,同时又有一定的开放性(选做题)。第三是古诗文的阅读赏析有了新意,尤其是拓宽了文言文的考查范围(断句的出现)。这些都是这份题的亮点。

(一)、试题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基本特性,以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宗旨。

1、试题选材很好。比如:错别字的考查。选取了与“马”相关的成语、俗语、歇后语,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基本特性。第4小题综合考查语文基本知识,选取了冰心《谈生命》中的一段话作为载体,具体考查了词性、近义词、笔画、短语结构、句子主干等知识,充分体现了语文知识随文而教的特性。第5小题在考查学生综合探究和语言表达的同时,让孩子们潜移默化之中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大师治学》、《希望在你们身上》阅读语段都富有积极的教育意义。并且在考查的过程中弘扬正能量,对学生予以积极的教育和影响。对照大师,我们会有很多令人鼓舞的启发和影响。对于逐渐成熟的中学生,告诉他们“希望就在你们身上”,会让他们更加自信。

2、题型有创新。今年的试题中出现了小和大并行,课内文言文与课外文言文并行,而且古诗文赏析选用的是理解选择赏析的形式,降低了难度,使学生对赏析题目不再感到畏难。尤其是文言文着重考查文言现象比如: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引入成语)断句等都是山西省第一次考查。

(二).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体现试题命制的社会教育功能,彰显语文学科所承载的人文性功能。试题兼顾不同层次、不同发展状态的学生实际,使试题最大限度地为每一个学生服务。试卷重视引导学生关注人生,关注现实。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健康、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为学生健康成长奠定基础。特别是大,写一次初中语文活动,内容可以选择,时间可以选择,收获不同,感悟不同,不同的学生都有话说。

(三).试题重文本感悟,重个性的体验。命题从内容把握到文章分析,从写作手法到行文思路,从品味语言到体验感悟等,问题的设计意在引导学生读懂文本,尊重文本,强调个性的理解和感悟,同时为学生个性化解读提供广阔空间。设题立足对于文本的整体阅读和理解,强调对文中重要词语和句子的语境理解赏析。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以及对文章的阅读鉴赏能力。比如第18题“阅读以下两则林语堂的经典名言,结合本文内容,谈谈你心目中的好老师应该具有怎样的品质?”第21题“文中第④段赞美青年人“感觉锐敏,英气蓬勃” ,这使人联想起“青年人是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 ”请您仿照后一种形象的语言,再写一句表达对青年人的赞美。“把“句子仿写”与文本内容紧密结合。

(四)、试题既考虑到初中阶段义务教育的特点,也要考虑到初、高中的教学衔接,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今年中考的语文试题给人的感觉是容易,90%以上的考生都感觉语文题好做,基础好做,不难。

三.试卷分析

从阅卷发现的情况来看,学生做题情况良好,但是,也反映出了一系列问题。

(一).汉字书写不规范、错别字多:

   几乎所有组的阅卷老师都提到了因为书写不过关而导致失分的情况。 1题的(1--5)小题学生书写不规范,导致阅卷老师在阅卷过程中出现了误差,如“辗”“燕”“曾”等字尤其明显。 1(6--8)古诗文默写识记不准确,错别字太多,特别是别字严重:如:“封、梨、浊、胸、酣、尚、风等字”书写不规范,笔画笔顺不到位,字体结构不清晰、不合理,字迹潦草。文言文答案字迹不清楚,书写不规范,错别字现象严重,例如“刘禅”的“禅”字写成了“殚、惮、婵、善或其他错字等”“诸葛亮”三个字不会写。普遍存在字体潦草,字数不足,直接影响得分。    

建议在今后的语文学习中狠抓书写的规范,提高学生写规范字的能力。

(二).阅读积累不足,题干意识不强,语言表达不准:

  1.古诗文中的默写填空采用多种形式:直接默写、理解默写、分类默写等。这是最容易得分,也是最容易失分的地方。失分原因:背诵积累不足。

建议首先古诗文的默写要做到在会背的基础上写对---每个字都要做到准确无误,做到不丢字,不张冠李戴,不颠三倒四,不写错别字。尤其对一些较复杂的容易写错的生僻字更要格外注意,反复写,弄准笔画结构,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消灭“别字”。

  2.文言文的前两个小题考查文学常识、古今异义和词语理解。文学常识搞不清,把后主写成“刘备、刘彻”甚至“刘能,刘谦”,“卑鄙”的古义只写一半的不得分。失分原因:不看要求,答题搞错位置,如古今义先写今义,再写古义且不标明那个是古义,那个是今义。今义没有能理解到品德上,而是按自己的理解来答题,或程度深或理解偏或口语化的解释如“下贱、不要脸”等。

3. 16考查学生对选文的理解分析能力,失分原因主要是题干意识不强,未能审清题意,答成了为什么会“相面打分”或者“相面打分”的好处,二是对“相面打分”理解偏差。18题属于开放性题目,让同学们分析心目中的好老师所具有的好品质,改完后才发现如此简单的题目,答案却五花八门。原因一是审题不严格,很多同学都在分析语段中的林语堂,而不是自己心目中的好老师。20小题考查引用在文章中的作用答案采分点(1)说服力(2)文采(3)内容充实意思相近即可。三个要点中,能答出说服力的较多,但能达到内容充实的却很少。主要是要点意识不强。22小题评分答出:“加强学习”“珍惜时间”各1分,23题结合“对浩如烟海的中华经典必须有深刻的了解。 ” “光阴,对青年和老年,都是转瞬即逝,必须爱惜” 各1分。失分主要体现在不能很好地结合文本来理解。

建议:阅读中注意训练学生的题干意识,通过抓关键词语训练学生的理解能力以及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写作审题不清导致跑题偏题:

这次的是大小两个,虽然不是很难的题目,学生基本上可以做到有话可说,有情可抒。不过要想写得出彩,还得在语言运用、写作手法等方面多下功夫,尤其在素材大致相同的情况下,语言表达特色尤为重要。

小:存在问题1.审题不明确,不能准确理解“视觉”和“听觉”角度的概念;2.表达方式这一文体概念不明确,描写不突出。3.个别考生写作态度不端正,不注意“大自然中的一处美景”的要求。

大:

本次中考,考生成绩大多集中在30——35分之间,尤以30、31、32分居多。2014年的中考,从题目的设计到话题的选择,以至的要求,都经过了命题组的精心设计。一方面引导学生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热爱生活,重视对语文学习能力的培养。

   贴近学生实际,使学生话可写。所以题以及命题组的命题思想,无论是对中学语文改革进程的推动,还是对体现浓郁的人文气息与强烈的时代精神,都有着积极导向作用。能让学生较好地展现自己的文学才华,同时也暗合了构建探究性学习、学习型社会的新时代社会发展主流。

学生由于不会审题或者不能全面审题,留下了考场偏题跑题的硬伤。

1. “回首三年来的初中语文生活”,这里面明明确确的给了两个关键词和两个范围,一是初中、二是语文,再就是语文生活和语文活动。但还是有不少考生写到了小学时,其实是不符合题意的。再如写运动会的内容,再生动也不符合题意。当然,语文生活的外延很广泛,但如果注意不到后文要求的是一次语文活动,还是很麻烦的。什么是活动?是有原因、经过、结果的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而不是一个静态的过程。有的同学写老师上过的一次有趣味的语文课,写老师读过或者自己看过的一篇励志的文章,写课堂上写了一篇很不错的,当然还有与古人对话,阅读名著的感受,这些都肯定与语文有关,但这些能算是语文活动吗?

2. “在这个过程中享受着、成长着”。写作要求明确:“叙事中融入自己真切的感受”这里面的享受着、成长着是两个很美好的愿望性词语,是活动要达成的主要愿望。如果活动中没有享受,没有成长当然也会被认为没有扣紧题目,会被扣分。

3..“记录你曾参与的某一次语文活动”,这句话中有五个关键词语---你、参与、一次、语文、活动,除了语文、活动上文已经分析过以外,其他的三个词也都是审题关键词。一是“你”,不能是别人,一是“参与”,这儿有些歧义,比如你看中央电视台的汉字书写大会叫不叫参与?这里你本身就没有直接参与,显然不是命题者的原意。“一次”,明明确确说是一次,可有的学生就写成了初一的写作、初二的演讲、初三的戏剧表演三个小段落,所以写的再好也只能是被认定为跑题。

4. 部分学生中的语言大多苍白贫乏,表达能力不强从中看出小作者的阅读量贫乏,训练量也不够。写作要求中第一次提出:“用词贴切,句式多样,使语言富有表现力”,可见中考对语言的要求越来越高。另外还明确:书写4 分。但是这次阅卷我们仍然发现了少部分学生书写潦草,字迹难以辨认,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我们的学生语文学习观念的欠缺和写字教育的缺陷。

四.备战2015中考策略:

(一). 传承与变革,以不变应万变

虽然有很多变化,但是今年的语文题目也沿袭了往年语文考试的传统。依然重视对基础知识的考查。除了以上的亮点,其他题目基本上本着“求平求实”的原则,比较常规。默写题增加了分值,还考查到了整段文言文的默写,其实有利于学生得分;文言文阅读,考查细致而平实,重点还是基本文言词句和常识的考查,难度不大。

突出变化有:

1、新增文字笔画笔顺以及汉字结构题。

2、传统标点、病句题退出“历史舞台”。(可能是轮回考点)

3、文言文增加文言断句题型。

4.现代文阅读有淡化对文体知识及常规题型机械地考查,更注重学生的语言表达。

5.写作部分新增小(10分)。

对于今年的中考题的变与不变,我们的对策是以不变应万变,那就是既要注重夯实基础知识,又要加强对语言的理解与表达能力。无论题型变化,能力强都可以应对。当然,教师在给学生训练时,可以涉及一定的新题,这样面对新变化,学生才能够做到不慌不忙。

针对中考语文的变革,我们要做如下安排:

1.根据2011版新课标的实施建议,力争做到目标明确,针对性强。

2.分类编排课时作业,帮学生总结答题方法,找到得分技巧,让学生在原有的知识层面和思维方式上有一个很好的“衔接”,才能使学生的答题严肃、完整、完美。

(二).紧扣教材,注重基础,讲练结合。 

学生基础知识不牢,基本能力差,一轮复习有针对性的落实好基础知识训练,包括常用的汉字读音、书写、古诗默写、文言知识积累、名著导读等。训练做到有计划、针对性强。例如文言文复习,文言文阅读是对文言文知识的综合考查,这种试题我们从横向(字、词、句、篇)和纵向(文章内容及批判继承等)两方面设计考题,所以试题关涉的内容比较丰富,复习时要花的工夫要从面上的广和度上的深做文章。

考试的范围基本是初中教读篇目中要求背诵的名篇名句。我们在指导复习时不但要求学生能篇篇背诵,字字落实,还要“会理解、能运用、善归纳、懂迁移”。尤其是在平时默写中经常出错的字,更要时时“温故”,明确地告诉学生评分的标准:一字出错,满“盘”皆输。近几年的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大多选择故事型、浅显的说理的文段。内容比较浅显,考察内容基本与课内部分相似。做题时一定要注意与课内学过的课文或知识点相联系,注重由课内向课外的迁移运用,答题时要大胆根据语感猜读理解文意,抓关键词句,凭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作答。

针对这一点,我们要做如下安排:

(1)复习古诗文部分 的 原则:全、深、细、透、实。内容:1——6册。方法:一课三梳(文学常识、文言词语、课文内容)。一课三练(中考真题、模拟演练、来年预测)

古诗复习思路是:总起来说就是抓住课本,纵横交织、抠准字形、砸实名句。

(2)讲练结合,夯实复习内容。练习题是学生掌握知识的载体,材料质量是保证复习效益和质量的最基本的前提和最根本的保证。时间对于初三学生尤其宝贵,我们再设计课时作业,保证习题的数量和质量,不搞无谓的重复。特别是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最有效的训练手段应该能够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站到更高的角度去审视习题的特点和规律,使学生收获的不只是关于一篇练习的体会,而是一种答题的方法和思路。可以在训练新的知识点的同时,对旧知识、旧方法进行穿插式的回顾练习。复习中注意总结规律方法,举一反三,选题注意前挂后连,循环训练,循环强化,从而夯实复习内容,保证训练的效率。

(三)  循序渐进,点面结合。

“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这是很难取得好的效果的复习方式。离中考越近,越要有章法,应该循序渐进。

了解中考命题趋势,掌握最新信息,做好复习准备工作是十分重要的。摸清中考语文试卷中可能涉及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学生复习不能无论什么题都拿来就做,尤其不要在那些已经被淘汰了的内容和题型上花费精力。

为了帮助同学们有计划地调理的进行复习,我们在复习中做到:

1. 铺开知识面(第一轮复习):梳理知识。

第一轮复习意在构建起知识点的基本框架,复习时要知道试卷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涉及哪些相关知识点,做到“胸有成竹”,使所学知识系统化,力求达到面面俱到。如汉字的音、形、意考查,是六册课本中的注释和课后读一读、写一写的内容。“默写名句”考查的是六册课本中的古诗文。文言文的阅读考查是检验学生对课本中出现过的文言实词、虚词、词的活用、古今异义的差别的迁移运用能力。对这些知识点的复习不能忙于做题,要立足于书本。这一轮的复习中,为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我们从课本入手,狠抓基本功的训练注重重拾文本的内涵,仔细梳理课本知识。

2. 突破知识点(第二轮复习):突破重点。   

在第一轮梳理知识的过程中,发现难点,找出弱点,从而确定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谓知识点的突破,就是相对于自己而言的难点、弱点,在复习时找寻有效的方法和途径,有的放矢地补救。这一轮复习的关键是,找准目标,方法得当,二者缺一不可。注意点面结合才能达到复习的最佳效果。例如,散文(或小说)的阅读许多同学阅读理解时方法不当,通读一遍就匆匆下笔答题,全凭自己的主观感受答题,导致结果与主题偏离尚远,劳而无功。正确的方法是:细读文本,回归文本,与作者感情一道,尽量提取原文中的关键句、关键词来回答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阅读理解与分析占卷面的比重很大,因此应加大阅读训练,在专题复习时提升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感知、理解和领悟能力。让学生学会甄别题型,能够找准解题关键、突破口,将规律性语言牢牢记住。答题力求简洁,有针对性。同时要掌握回答阅读题的四种意识:即题干意识、文本意识、语境意识、要点(采分点)意识。根据不同体裁的文章特点及命题方向,分别将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的答题思路与规律进行总结,力求让学生将专题知识转化为运用的能力。

(四).强化训练 提高写作能力

不少学生认为写作是难点(或者干脆不作准备,考试时临场发挥碰碰运气)。突破这一难点,关键是把握好审题、立题、点题。从近年来各地中考试题中可以看出,强调主观性的话题是考试的热点。话题因其开放性强、自由度大,更能开阔、活跃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学生充分发挥才能和表现个性。但实际情况上,不少学生置话题于不顾,想写什么就写什么,不知不觉就背离了主题,胡编乱造,缺乏真情实感。因此,中考之前的复习备考中,必须加强对学生的指导。首先,指导学生学会审题,审清话题的内涵、范围,明确题干的含义。其次是立题,即明确体裁、题材、结构,严防跑题和写成“四不像”的文体。第三,要注意点题,在文首、文中过渡段或结尾恰当点出文章的主题。 

,被称为中考语文的“半壁江山”,马虎不得。如何在短时间内提升学生的能力,需要讲究策略。近年来,以话题、命题、半命题结合为主,但无论怎样的形式,都以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认识生活中的现象、抒写生活的感悟为导向。在复习中我们的做法是:

(1)在第一轮复习中,一方面梳理和积累素材,早读时利用早读时间让学生背诵读书笔记中摘抄的精美片段,积累感性的语言材料。另一方面,我们结合课内精美现代文的复习,根据中考在立意、内容、语言上的要求对学生进行单项训练、片断训练和模仿,每周一次单项训练,一个片断训练,每两周一篇模仿,单项训练如语言训练,可以对进行补充修饰语的修改,变换句式的修改,运用修辞方法的修改,使的语言更灵动。片断训练如抓住特征写肖像。模仿,复习《背影》时,让学生提炼家庭生活中的“动情点”写一篇表现父爱或母爱的文章。

(2)在第二轮复习中,从审题、立意、选材、布局、表达几个方面进行强化指导训练。在写作中,要引导学生善于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大题化小,以小见大,学会“一滴水里见阳光”“半瓣花上说人情”。让学生明白,一篇好的要有一个含蓄、深刻的题目,一个精彩的开头,一个疏密有致的段落布局,一个优美的片段描写,一个完美的结尾,一个清爽的文面。虽然不能做到十全十美,但一定要有亮点。

(3)另外还要教育学生明白要取得高分,还是要掌握一定的技巧,那就是包装。除了教给学生的一些常见的构思方法并在复习时进行强化训练。记叙文可以用镜头体结构、书信体结构、日记体结构等外。还要求学生书写规范整洁,不用涂改液,不乱涂鸦,博得阅卷老师第一印象分;拿出浑身解数看家本领,开好头,结好尾,博得阅卷老师愉悦慷慨分;绞尽脑汁搜肠剐肚引用名言警句、睿智心语、时髦新词入文,博得阅卷老师耳目一新欣赏分;张扬个性,敢于冲破传统规则,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博得阅卷老师怦然心跳震撼分。为此我们特设计了“考场技法指导”、“ 考场应急策略”, 让学生了解中考的评分标准,对照自己的情况,找出差距和需要注意、改进的地方,做到有的放矢。学生必须明白,在哪些方面努力可以再加分,在哪些方面努力后可以少减分,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学生的得分。中考就是个分数竞争,我们的目的就是分数,能让他少失去一就少失去一分。

总之,如何搞好语文复习,是一项技术,也是一门艺术,值得我们每一位语文老师和学生去研究和探索。只要我们一切为学生着想,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扎扎实实搞好语文复习,相信学生的语文能力一定会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中考复习最忌心浮气躁,急于求成。希望大家以一种乐观、镇定、自信的精神面貌,扎扎实实地复习态度,一步一步地前进,合理而充分地利用时间,最后轻松、自信地去摘取中考胜利的丰硕果实。


下页更精彩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