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
首页 > > 语文 > 高二语文 > 哀江南

哀江南

发布时间:2013-11-12 08:59:02 本文已读 0

【6ryed.com - 高二语文】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分析作者笔下残败、荒凉的景物描写,体会作者深挚、强烈的亡国之恨。
通过诵读,品味语言,当堂背诵课文。
2能力目标:
   鉴赏本文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3情感目标;
   品味本文历史兴亡的沧桑变幻之感。
教学重点:
   鉴赏本文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教学难点:
鉴赏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现在是烟花三月,三月的江南是烟雨蒙蒙的,三月的江南绿水滔滔,三月的江南草长莺飞。三月的江南到底怎样?或许下面的一段画面可以告诉你们。(播放画面)
欣赏完之后,这些画面会让你们联想起哪些诗句呢?
学生活动)
如: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唐】白居易《忆江南》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如天,画船听雨眠。 【唐】韦庄《菩萨蛮》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可见在许多文人墨客心中,江南是个充满温情,充满画意的地方,可为什么在孔尚任的笔下江南却是个充满悲情的地方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孔尚任的《哀江南》,去感受其间的哀切悲伤。
(二)研读课文
1.现在请同学迅速浏览课文,找出直接体现作者悲情的语句。
   诌一套哀江南,放悲声唱到老。
2.请学生齐读最后一节[离亭宴带歇拍煞],思考:产生悲情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不信这舆图换稿。(江山易主)
3.当时是怎样的情况,请同学做简要了解。
  (背景介绍)南京原是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国都,后来燕王朱棣迁都北京。其间的五十多年,南京一直是明朝皇权政治经济繁华的中心。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自缢,清兵乘机入关后,明代宗室苏昆生(长期生活在秦淮河上的唱曲名家)目睹了南明的兴亡。南明灭亡之后,他故地重游,抚今追昔,百感交集,唱出这套沉郁、悲怆的曲子。
4.在这样悲情之下的江南如今是怎样的景况?请同学们有感情的诵读课文1—6节,然后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如今的江南。
(学生依次回答)
小结:如今的江南是个萧条、破败、冷清、凄凉的地方。
5.你们来到这样的江南心情会怎样?
学生回答:沉重、悲痛、忧伤、心痛、欲哭无泪、无奈。
6.你们看到这样的江南尚且会有这样的感受,何况是见惯了灯红酒绿,日日笙歌的教曲老师,明代的遗民苏昆生呢!他现在一路行来。看到的是断壁残垣,看到的是苦枝败叶,这样的景况怎能不让人心伤啊。在他所看到的这些景物中,有哪一处的景物描写给你留下了最为深刻的印象。请同学找到之后读一读,背一背,然后再说一说自己欣赏的理由。
7. [北新水令](原句)残军留废垒,瘦马卧空壕。
(改后)大军留废垒,战马卧战壕。
学生讨论,比较语句,得出答案。
以“残”修饰“军”,使人想见败军溃逃的情形,这是虚写,是因“废垒”这一眼前实景而引起的联想;“残军”与“瘦马”也是虚实相对,前者为眼前之未见,后者为眼前之所见;昔日用于战争的“垒”“壕”,如今已“废”“空”,又衬之以卧在空荡荡的战壕中的瘦弱之马,更显凄凉。
读到这些语句会让你们联想起哪些诗句?
“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小结:这一曲为我们描绘出了南京战后的一片萧条,冷清的景象。
请同学们读一读,读出这种味道。
[驻马听]
鸽翎蝠粪满堂抛,枯枝败叶当阶罩,谁祭扫?牧儿打碎龙碑帽。
描绘出了景物的荒败凄凉,写出了物是人非,繁华不再。
通过今昔对比,满含黍离之悲。
[折桂令]
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沽美酒]
冷清清的落照,剩一树柳弯腰。
冷清清的落照,见一树柳弯腰。
(长板桥本是歌妓集居之地,风景十分优美,如今却美景全消。不但昔日横跨青溪的半里长桥,如今已没有一片红板,而且秋水长天行人稀少,冷清清的夕照下,只见剩下的一株弯弯的垂柳。夕阳残照本来就显得冷冷清清,而这夕阳残照下的柳树不仅只有一株,是孤独之柳,而且是昔日众多柳树中的残存之柳、仅存之柳。“冷清清的落照”与“一树柳弯腰”互相映衬,愈显冷清;一个“剩”字,尤其意味深长,使人想见当年丝丝绿柳夹岸垂翠的美景,饱含今非昔比、时过境迁、感时伤怀的无限凄凉。这里只略加点染,就勾勒出一幅凄清的画面,把人带入十分悲凉的意境。)请同学们读一读,进一步去感受这种悲凉的意境。
8.小结:鉴赏曲词的方法:换词比较以诗解曲 诵读悟情(幻灯)
王国维《人间词话》中曾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谓之有境界。(幻灯)
本文处处写景,景中含情,用景物来说话,在景物描写中蕴含了怀念故国的无限哀思,让我们更深沉地体会到人世沧桑,历史兴亡的沉郁、悲怆。特别是到最后的直抒胸臆,让情感猛然爆发,动人心魄,把悲情推向了及至。本文堪称借景抒情的佳作。
(三)拓展
   顾采《桃花扇序》:读至卒章,见“板桥残照”、“杨柳弯腰”之语,虽使柳七复生,犹将下拜。古人而谓千古以上、千古以下,有不拍案叫绝,慷慨起舞者哉?妙以至矣!蔑以加矣!
   可见[沽美酒]这一段是备受推崇的,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朗诵。
假设自己是苏昆生来到半里桥和旧院,展开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将[沽美酒]曲段进行扩写,或仿照马致远的《秋思》改写成诗歌。(学生写作交流)
(四)总结
同学写出了自己的感受,明白了苏昆生的悲伤。苏昆生的悲歌,不仅是对回光返照的南明王朝的凭吊,不仅是对三百年大明江山一旦覆亡的伤感,也不仅是对瞬息万变的历史兴亡的慨叹,在这些凭吊、伤感、慨叹的深处,涵蕴着对封建社会“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的历史趋势的预感,唱出了封建未世的时代哀音!……在这种时代哀音中,流溢着封建末世文人心中破败感、失落感、忧患感交织躁动的感伤情怀。
从这个意义上说,《哀江南》称得上一曲凭吊故国、感叹兴亡的绝唱。请同学们课后去收集有类似情感体验的诗词,进一步感受明代遗民的亡国之痛。


 

下页更精彩 1 2 3 4 5 下一页